北京65岁以上老年人中,有七成都已签约家庭医生。北京将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奖励机制,补偿经费适当比例用于团队人员奖励。此外,北京将研究制定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子女护理补贴政策。未来要将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。
新京报讯 5月30日,记者从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了解到,北京65岁以上老年人中,有七成都已签约家庭医生。北京将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奖励机制,补偿经费适当比例用于团队人员奖励。
老年人成为家庭医生签约重点人群
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彦表示,在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立之初,就将老年人列为重点人群优先覆盖。目前,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4100余个,签约居民740万人,其中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 175万人,占北京65岁以上老年人的73%。2018年为老人出诊13.8万人次,静脉采血、肌肉注射、鼻饲、灌肠、更换导尿管等项目均可居家开展。
卢彦表示,下一步,北京将研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奖励机制,明确考核办法,签约补偿向服务老年人和慢性病失能者等重点人群倾斜,补偿经费适当比例用于团队人员奖励,不计入绩效工资。他提到,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工作耗时长,技术要求高,为调动医疗机构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,将继续完善居家医疗护理价格。
农村驿站按城区驿站标准的1.5倍资助
据了解,北京全市已建成9个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、192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、68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。